您現在的位置:海峽網>金融頻道>金融行業(yè)>基金新聞
分享

資金面逐漸寬松,導致貨幣基金、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都在悄然下滑。什么產品既有穩(wěn)健收益又門檻低呢?

最高約定收益7.5%,且有53只約定收益超6%的分級基金A類份額,是穩(wěn)健型投資者不錯的標的,不過在選擇時需要注意一些細節(jié)。

最高約定收益7.5%

指基分級最優(yōu)

選擇分級基金A類份額,對比約定收益率是第一步,目前約定收益率最高的達到7.5%。

據Wind資訊數據顯示,目前332只分級基金(各類型分開算),按照類別分為主動股票型、被動指數型、債券混合型、債券純債型四類,一般指數型分級A類份額的約定收益率較高,通常在6%左右,債券純債型產品的約定收益率比較低,在3%、4%左右的水平。因此,投資者選擇股票分級A或者指數分級 A更有優(yōu)勢。

數據顯示,目前有53只產品的約定收益率超過6%。其中約定收益率最高的是建信央視財經50A,目前約定收益率為7.5%,約定收益率條款是 “一年期定存+4.5%”,1年折算一次,每年1月1日調整。此外,銀華瑞吉、國泰國證醫(yī)藥衛(wèi)生A、長盛同輝深證100等權A、易方達中小板指(6557.415, 75.08, 1.16%)數A、國泰國證房地產A,這5只分級基金A類份額的約定收益率為7%,也具有吸引力。

還有約定收益率比較高的有,長盛同瑞A、廣發(fā)深證100A、申萬菱信[微博]中小板A、諾安穩(wěn)健、萬家中證創(chuàng)業(yè)成長A、金鷹中證500A等19只分級A類,約定收益率都為6.5%。

固定期限分級A

具較確定到期收益

除了約定收益率外,根據分級A的到期年限也可以算出一個年化到期預期收益率,目前一些品種也具備投資價值。

上海一家第三方基金分析師表示,目前二級市場上的分級基金優(yōu)先份額,按照期限和利率類型,可歸為定期定息、定期浮息、永續(xù)定息和永續(xù)浮息四類。其中,永續(xù)浮息型產品占主流,大部分產品收益率在6%左右,部分收益率超過7%的產品吸引力較強。目前到期年化收益率較高的有中歐盛世A、浦銀安盛增利 A、海富通穩(wěn)進增利A、國金通用滬深300(2328.695, 68.24, 3.02%)A等。

此外,也有分析師表示,普通投資者可以考慮固定期限的分級A,擁有比較確定的到期收益,風險會低于永續(xù)型產品。

享6%約定收益

需注意三個細節(jié)

雖然超6%的收益率吸引力很大,但是投資者也需要注意三個細節(jié)。

第一點也是最為關鍵的,投資分級A類份額,是否一定能夠達到約定收益率呢?其實大多數產品都是通過B類份額保證A類份額收益,基本能保證獲得約定收益率。但也有一些產品設計的這一約定收益并非百分之百保證,如有一只分級基金就規(guī)定,A約定收益率為在3年期定存利率基礎上上浮0.5%,但是封閉期末,如果母基金凈值低于1元,A和B份額將按照比例共同承擔損失。因此,投資者要注意觀察這些條款,最好選擇獲得約定收益率概率高的品種。

第二,折溢價率也是投資者需要注意的方面。目前分級基金A類份額多數不能單獨進行申購贖回,因而場內交易的市價較凈值的折溢價率就成為關注的重點要素。通常擁有配對轉換機制的分級基金折溢價水平較低,一般在-1%至3%的區(qū)間內震蕩。而無配對轉換機制的分級基金仍表現為整體折價,折溢價率基本在 -3.5%至-6.5%之間。相對來說,指數分級基金的波動性較大,更適合投資者波段操作,可以重點觀察折價率高的品種。

第三,作為交易型產品,分級基金A類份額在二級市場上的成交活躍度也應關注。很多基金的交易并不活躍,這會影響到買賣,沖擊成本較高,投資者應重點選擇一些交易活躍、流動性好的基金。Wind資訊數據顯示,銀華穩(wěn)進、銀華金利、申萬收益、雙禧A交易相對活躍。

值得注意的是,目前已經有3只產品觸發(fā)不定期折算,還有基金瀕臨不定期折算,其中也存在一定的套利機會,投資者可注意折算細節(jié),挖掘投資機會。

責任編輯:王姍菲

最新基金新聞 頻道推薦
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
泉州配售型保障性住房輪候庫開放申請
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
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
一周熱點新聞
下載海湃客戶端
關注海峽網微信
?

職業(yè)道德監(jiān)督、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:0591-87095414 舉報郵箱:service@hxnews.com

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,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,請聯系我們,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。

溫馨提示:抵制不良游戲,拒絕盜版游戲,注意自我保護,謹防受騙上當,適度游戲益腦,沉迷游戲傷身,合理安排時間,享受健康生活。

CopyRight ©2016 海峽網(福建日報主管主辦)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-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:20070802

福建報業(yè)新媒體發(fā)展有限公司擁有海峽都市報(海峽網)采編人員所創(chuàng)作作品之版權,未經福建報業(yè)集團書面授權,不得轉載、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。

本站由速網科技提供CDN技術支持

版權說明|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| 海都報廣告價| 聯系我們| 法律顧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