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現在的位置:海峽網>新聞中心>國內頻道>國內新聞
分享

供圖/清華大學

供圖/清華大學

圓明園被毀前照片

圓明園被毀前照片

圓明園被毀前照片

圓明園被毀前照片

清華教授團隊數字“復建”圓明園

可免費體驗360度園景重現

本報訊(記者 雷嘉)“萬園之園”圓明園今年將迎來建園310周年。昨天,中國著名古建筑學家、清華大學郭黛姮教授的團隊宣布,他們過去15年來用數字技術復原圓明園的工程,目前已經精準數字復原了全園總量60%的景區(qū)。

關于圓明園是否重建的爭論已持續(xù)近30年。在此期間,作為梁思成的學生,郭黛妲教授已經埋頭于數字復原工作15年。她率團隊中的80余位專業(yè)人員查閱了萬余件歷史檔案,畫了4000幅復原設計圖紙,造了2000座數字建筑模型,分6段歷史分期中的120組時空單元,終于讓圓明園史料記載和傳說中的部分景觀再次展現在大家面前,包括“正大光明”、同樂園大戲樓、方壺勝境、匯芳書院、諧奇趣……

郭黛姮教授的名字與中國諸多代表性古建聯系在一起,她主持了杭州六和塔維修、雷峰塔重建、北京恭王府修繕等工程,對圓明園更是傾注了更多心血。已經年逾八旬的她告訴北青報記者,清華校園就曾是圓明園的一部分,如今人們對它的了解只能局限于歷史檔案。為了重新發(fā)現圓明園的造園特點,郭黛姮帶領團隊深入勘查、測繪,同時結合《圓明園內工則例》、《內務府奏銷檔》、帝王《起居注》乃至“樣式雷”密存下來的資料,對圓明園中的場所空間進行分析,揭示其空間的特質。每處建筑都要從內部結構做起,柱、梁、斗栱、椽子、門窗、瓦件、吻獸等都要求三維建模,彩畫要按照不同時代風格繪制,每復原一個景區(qū)就有10多道程序。

復原景區(qū)的同時,團隊還研發(fā)了“虛擬現實”的圓明園移動導覽系統(tǒng)和和高清沉浸式體驗產品,為海淀區(qū)中小學編制了《走近圓明園》校本教材。團隊打造的“數字圓明園”微信公眾號可以免費體驗360度園景重現;“在線圓明園”手機APP即將可以下載。

責任編輯:肖舒

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
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
美英達成貿易協(xié)議 但細節(jié)尚待敲定
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
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
一周熱點新聞
下載海湃客戶端
關注海峽網微信
?

職業(yè)道德監(jiān)督、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:0591-87095414 舉報郵箱:service@hxnews.com

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,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,請聯系我們,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。

溫馨提示:抵制不良游戲,拒絕盜版游戲,注意自我保護,謹防受騙上當,適度游戲益腦,沉迷游戲傷身,合理安排時間,享受健康生活。

CopyRight ?2016 海峽網(福建日報主管主辦)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-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:20070802號

福建日報報業(yè)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(海峽網)采編人員所創(chuàng)作作品之版權,未經報業(yè)集團書面授權,不得轉載、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。

版權說明|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| 聯系我們| 法律顧問| 舉報投訴|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

友情鏈接:新聞頻道?| 福建頻道?| 新聞聚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