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華社廈門11月19日電(記者付敏)19日,海峽兩岸(廈門)共同精神家園暨融合發(fā)展路徑論壇在廈門舉辦。來自海峽兩岸的專家學者50余人聚首廈門,共同探討“兩岸共同精神家園”“兩岸融合發(fā)展路徑”等議題。
廈門大學新聞傳播學院首任院長、原海協會副會長張銘清表示,中華文化是實現祖國統一的精神基礎。中華文化為中華民族生生不息、發(fā)展壯大提供了豐富的精神營養(yǎng),是兩岸同胞共同的精神家園。
“文化基因和精神家園是一個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礎。中華文化在臺灣源遠流長、根深葉茂,這就注定‘文化臺獨’的倒行逆施不可能得逞。”張銘清說。
廈門大學臺灣研究中心副主任唐永紅教授認為,當前要堅定地反對“臺獨”分裂活動,要強化反獨促統工作,增進臺灣民眾的國家認同與統一意愿,這就要通過經濟、社會、文化、政治等手段,深化兩岸融合發(fā)展,形成休戚與共的兩岸命運共同體,構建兩岸共同精神家園。
廈門市臺灣學會副秘書長楊仁飛表示,后疫情時代兩岸融合遇到新問題、新挑戰(zhàn)。廈門作為臺胞臺企登陸第一家園之一,需要發(fā)揚特區(qū)敢為人先的闖勁精神,進一步整合與盤活現有涉臺資源,積極探索兩岸融合的發(fā)展路徑。
廈門啟達臺享創(chuàng)業(yè)服務有限公司臺籍總經理范姜鋒介紹,啟達臺享兩岸產業(yè)融合交流平臺致力于鋪設海峽探索新道路,爭做兩岸融合領頭雁,在福建省已有數個園區(qū),產業(yè)涉及文創(chuàng)、電商、科創(chuàng)、體育等,同時在臺灣有新媒體矩陣。
“今年,我們提出‘融合領頭,產業(yè)領軍’,就是希望響應國家號召讓更多的臺灣青年登陸‘追夢、筑夢、圓夢’。”范姜鋒說,“中國人民擁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。臺灣青年必須要有歷史感、責任感、民族感,一同加入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行列中。”
本次論壇由廈門市社科聯指導,廈門市社科院主辦,廈門市陳元光研究會、廈門市城市發(fā)展研究會具體承辦。
責任編輯:莊婷婷
特別聲明: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。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,請及時與ts@hxnews.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,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。
- 兩岸名家書畫展臺南登場 筆墨“重溫”臺灣先賢愛國詩篇2021-11-22
- 兩岸鄉(xiāng)土風物跨海相遇 海峽青年同心助力鄉(xiāng)村振興2021-11-22
- “童心共繪 廊橋連情”兩岸青少年繪畫交流活動在溫州舉行2021-11-18
- 最新臺灣新聞 頻道推薦
-
“大山伯”和他的臺灣牛肉面2021-11-22
-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
-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
- 一周熱點新聞


已有0人發(fā)表了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