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現(xiàn)在的位置:海峽網>新聞中心>福建頻道>福州新聞
分享

一口閩江潮,千年臺江味。30日晚,福州市“一縣一桌菜”臺江區(qū)“閩江潮宴”推廣品鑒活動在朝陽閩灶·閩菜館·非遺文化餐廳盛大啟幕。

這場由福州市商務局指導、臺江區(qū)人民政府主辦的美食盛宴,以閩江潮汐與千年水運為脈絡、以12道標志性臺江菜品為載體,串聯(lián)起臺江“碼頭—商幫—市井—家宴”的沉浸式美食敘事,讓刻在臺江基因里的“潮”文化在新時代煥發(fā)新生機。

潮起南臺

千年商埠書寫“味覺史詩”

臺江,史稱南臺,因閩江潮汐而生,因水運商貿而興。一個“潮”字,承載著臺江人弄潮商海、勇立時代前沿的膽識與氣魄。

活動現(xiàn)場,到場嘉賓共同見證“閩江潮宴”的發(fā)布。隨著主持人對“閩江潮宴”的生動解讀,一幅流淌著臺江歷史記憶的美食畫卷徐徐展開。

現(xiàn)場還舉行臺江區(qū)“一縣一桌菜”合作餐廳授牌儀式。朝陽閩灶、井榕、聚春園濱江假日酒店中餐廳、安泰樓、味中味·聚英樓、八閩小聚、國惠大酒店、破店、榮譽大酒店、王莊阿咪、回魏私房菜、閩府佳宴等12家本地知名餐廳獲授牌匾,成為“閩江潮宴”的推廣基地,為市民提供標準化的臺江特色菜品。

一名參加菜品品鑒的美食達人在現(xiàn)場分享道:“‘閩江潮宴’最動人的是讓每道菜都成為歷史的講述者,堪稱書寫了一部‘味覺史詩’。”

12道主菜

解碼歷史的“味覺密鑰”

“閩江潮宴”的發(fā)布與品鑒是活動的核心環(huán)節(jié)。

“閩江潮宴”以“前奏·江濤啟宴”“主韻·潮涌南臺”“余韻·月映滄浪”三大篇章為結構,將臺江十二景與七言詩巧妙融入12道主菜,讓每一道佳肴都成為解碼歷史的“味覺密鑰”。

“前奏·江濤啟宴”篇章中,“三山曉霧凝香雪·茉莉花茶”,以甘醇茶香拉開宴席的序幕;茶霧裊裊間,緊隨其后的“萬商云集萃八珍·什錦鹵味拼盤”,將醇香鹵味、軟綿糕點、干香炒貨薈萃一盤,生動再現(xiàn)臺江自古萬商云集、琳瑯滿目的景象。

“主韻·潮涌南臺”篇章堪稱臺江商幫文化的美食圖鑒,共由10道菜肴組成。

“幫洲會館醉十香·十香醉排骨”,以南洋調味碰撞閩菜烹飪技法,印證臺江商幫“敢為天下先”的開拓精神。

“義洲福聚注金鰻·注油鰻魚”,傳承百年“福聚樓”秘方,紅糟腌制的鰻魚肉經“注油”技法烹制,外皮酥脆,內里細嫩,是歲月沉淀下的地道臺江味。

尤為驚艷的是“蒼霞精舍薦南肝·南煎肝”。這道閩菜經典關聯(lián)著近代啟蒙思想家林紓在臺江蒼霞創(chuàng)辦的蒼霞精舍(今福建理工大學前身)。廚師以“金刀細切、烈火快翻”的精湛技藝,將豬肝烹制得鮮嫩無腥。“薦”與“煎”的諧音雙關,既暗含精舍“為國薦才”的初心,又凸顯閩菜“火候見長”的烹飪哲學。

“潭尾燈紅糟海霞·脆皮香糟蝦”,以紅糟賦予蝦肉艷麗色澤,恰似昔日潭尾街夜市的盞盞紅燈。

“田墩潮信燴八寶·八寶紅蟳飯”,取閩江潮汛帶來的紅蟳入饌,山海風味交融間訴說著中平路洋菜館的歷史傳奇。

“狀元埕煨及第羹·元宵狀元雞”,從武狀元黃培松故居汲取靈感,雞湯醇厚滋補,元宵圓潤吉祥,寄托著“狀元及第”的美好寓意。

作為閩江流經之地,歷史上的臺江渡口廣布,是各種河鮮海味的集散地。“臺江汛渡燴玉鱗·菊花鱸魚”,以精湛刀工將魚肉片成綻放的菊花狀,酸甜味芡汁淋漓,盡顯臺江碼頭飲食的鮮活大氣。

臺江荔枝道的人文薈萃在“荔枝道畔燕歸巢·什錦太平燕”中得以體現(xiàn),肉燕皮薄如紙、形似春燕,蘊含平安祈愿之意。

臺江三保曾是福州的貿易集散地。“三保帆影燴瓊唇·魚唇酸辣湯”,呼應著海上貿易的激蕩昂揚。

“上下杭風拌翠綃·魚露拌空心菜”,回歸市井本味,彰顯“大俗即大雅”的飲食智慧。

“余韻·月映滄浪”篇章中,“大廟山月?lián)v桂霜·桂花蜜白丸子”與“中亭星斗轉太極·太極芋泥”相映成趣。前者以軟糯白丸浸潤于桂花蜜之中,重現(xiàn)“釣臺夜月”的詩意;后者用細膩芋泥為這場味覺盛宴畫上圓滿句號。

“我們不僅要讓‘閩江潮宴’成為臺江的美食文化IP,更要讓它成為傳播閩商文化、展示福州形象的重要窗口。”活動負責人表示。(記者 全怡月/文 石美祥/攝)

責任編輯:趙睿

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
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
福州鼓樓區(qū)舉辦慶八一建軍節(jié)雙擁文藝匯
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
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
一周熱點新聞
下載海湃客戶端
關注海峽網微信
?

職業(yè)道德監(jiān)督、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:0591-87095414 舉報郵箱:service@hxnews.com

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,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,請聯(lián)系我們,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。

溫馨提示:抵制不良游戲,拒絕盜版游戲,注意自我保護,謹防受騙上當,適度游戲益腦,沉迷游戲傷身,合理安排時間,享受健康生活。

CopyRight ?2016 海峽網(福建日報主管主辦)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-2 閩互聯(lián)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:20070802號

福建日報報業(yè)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(海峽網)采編人員所創(chuàng)作作品之版權,未經報業(yè)集團書面授權,不得轉載、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。

版權說明|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| 聯(lián)系我們| 法律顧問| 舉報投訴|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

友情鏈接:新聞頻道?| 福建頻道?| 新聞聚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