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華社北京11月9日電(記者羅沙)虛假訴訟,損害司法權威,也敗壞社會風氣。最高人民法院9日對外發(fā)布關于深入開展虛假訴訟整治工作的意見,加強對虛假訴訟的甄別查處,強調整治重點領域虛假訴訟,從嚴追究虛假訴訟行為人的刑事責任。
虛假訴訟隱蔽性極強,如何甄別至關重要。意見為認定虛假訴訟提供“標尺”,總結了虛假訴訟八大特征表現(xiàn),列舉了十類常見虛假訴訟,為整治虛假訴訟劃出重點,構建貫穿立案、審判、執(zhí)行全流程的虛假訴訟整治機制。
意見要求嚴格審查執(zhí)行異議之訴全案證據(jù),審慎對待當事人自認,嚴防當事人惡意串通逃避執(zhí)行。對于民間借貸,意見要求嚴格審查通過循環(huán)轉賬、“斷頭息”等方式虛構借貸、虛增本金的違法行為,嚴守民間借貸利率司法保護上限。
意見同時提出嚴審合同效力,整治虛假房屋買賣訴訟。為逃廢債務、逃避執(zhí)行、獲得非法拆遷利益、規(guī)避宏觀調控政策等非法目的,虛構房屋買賣合同關系提起訴訟的,應當認定合同無效。買受人虛構購房資格參與司法拍賣房產活動且競拍成功,當事人、利害關系人以違背公序良俗為由主張該拍賣行為無效的,應予支持。買受人虛構購房資格導致拍賣行為無效的,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。
此外,意見對懲治涉虛假訴訟刑事犯罪提出總體從嚴、打擊重點、刑民協(xié)同三方面要求,從嚴追究虛假訴訟行為人的刑事責任,對群眾反映強烈的“套路貸”虛假訴訟違法犯罪保持高壓嚴打態(tài)勢。
責任編輯:趙睿
特別聲明:本網(wǎng)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。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并不代表本網(wǎng)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,請及時與ts@hxnews.com聯(lián)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,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。
- 知識產權如何保護?最高法大法官們劃重點了2021-03-11
- 彰顯法治的力量與溫度——最高法辦公廳副主任余茂玉解讀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2021-03-08
- 最高法報告點名趙正永賴小民2021-03-08
-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
-
2021青轎第二課堂手機登錄平臺官網(wǎng)地址 20212021-11-09
-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
-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
- 一周熱點新聞


已有0人發(fā)表了評論